在機床加工生產線中,螺旋排屑機作為關鍵的輔助設備,負責及時清理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金屬切屑,其運行穩定性直接影響機床的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。卡屑故障是螺旋排屑機最常見的問題之一,若處理不及時或方法不當,不僅會導致設備停機,還可能加劇部件磨損,增加維修成本。因此,掌握科學的卡屑故障處理方法至關重要。
要高效處理卡屑故障,首先需明確常見成因。從實際運維經驗來看,卡屑多由三方面因素導致:一是切屑形態異常,如加工韌性材料時產生的長條狀卷屑、螺旋狀切屑易纏繞在螺旋軸上,或批量加工產生的細碎切屑堆積成團,超出排屑機的輸送能力;二是設備自身問題,包括螺旋葉片磨損變形、軸體同心度偏差,或傳動機構出現松動導致轉速不穩定,使切屑輸送受力不均;三是操作規范問題,如單次加工負載過大導致切屑產生量驟增,或未及時清理設備內部殘留切屑,形成累積堵塞。
處理卡屑故障需遵循“安全優先、分步排查”的原則。第一步是緊急停機并切斷電源,嚴禁在設備運行狀態下直接用手或工具清理切屑,避免人身傷害或設備二次損壞。第二步是初步判斷卡屑位置,通過觀察設備異響來源、查看透明觀察窗或拆卸局部護罩,定位卡屑集中的區域,通常多發生在螺旋軸與殼體連接處、進料口或出料口附近。
針對不同位置的卡屑,需采用對應的清理方法。若為進料口輕度卡屑,可使用專用鉤狀工具緩慢勾出堆積的切屑;若切屑纏繞在螺旋葉片上,需先松動傳動機構,手動轉動螺旋軸,將纏繞的切屑逐步剝離;對于殼體內部的頑固卡屑,可配合低壓氣槍吹掃,同時用硬毛刷輔助清理。清理完成后,需檢查螺旋葉片是否變形、軸體轉動是否順暢,若發現部件損壞需及時更換或修復。
故障處理后,還需做好后續檢查與預防。開機前手動盤車確認無卡阻,空載試運行3-5分鐘,觀察設備運行狀態;日常運維中,需根據加工材料調整排屑機轉速,定期清理設備內部殘留切屑,每周檢查螺旋葉片和傳動機構的磨損情況,從源頭減少卡屑故障的發生。